欢迎访问 反腐倡廉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反腐动态

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于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上“下笔”,续写高素质村干部队伍“佳作”

发布时间:2024-12-18 01:19:46 作者:admin   来源: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村级后备力量是村“两委”干部的预备役,是确保基层干部队伍源泉不断的“生力军”。近年来,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提前谋划,在做好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上下苦功夫、实功夫,为打造未来更高素质、更高水平的村干部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用“三有”模式“起笔”,工作思路清、方向明。形成“有团队、有机制、有目标”的“三有”工作模式,厘清工作思路、锚定工作方向、明确程序步骤,开好头、起好步。一是有优秀团队,镇党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讨论,组织成立工作专班,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抓、抓全局,镇级分管领导分村负责,具体抓、抓深入。二是有科学机制,在人员素质考察上,建立交叉走访机制,对离任村干部、在职村干部、在家老党员、组长、邻长等进行遍访;在人员资格审查上,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公安、纪委、信访等多部门联合审查;同时建立人员退出递补机制,确保人才储备库稳定在“充盈”状态。三是有清晰目标,根据村情实际,以建立“人员稳定、供可应需”的后备力量库为阶段性目标,以实现村干部队伍活力、能力、动力“三力”提升为长远目标。

  用“三意”标准“行笔”,人选底子清、情况明。村级后备力量优不优、强不强,关键要听群众的呼声和自己的心声,为此,泉交河镇坚持问民意、聊心意、听建议,摸清后备力量底子。以“村民满意”为首要标准,把“问民意”作为首要工作,分片区、村组广泛走访党员、邻长、群众,听真话、实话、心里话,把群众对后备力量在品德操守、行事风格、生活作风等方面的意见作为重要参考。以“自己愿意”为必要标准,通过与后备力量人员深入谈、恳切谈,了解其真实想法,不挑“强扭的瓜”,对“能力强但意愿不强”“素质高但兴致不高”的人选,不做强求,纳入备选名单,将吃苦耐劳、肯干愿干的人员纳入重点关注名单。以“满怀情意”为重要标准,通过集中座谈、单独谈话、访问亲朋等方式,寻找对家乡情真意切、对建设村庄满怀热忱、对振兴乡村深有盼望的人选,将其培养成为乐于长期扎根乡村、建设乡村的中坚力量。目前,全镇已从退役军人、“片组邻”三长、致富能人、返乡大学生等群体中优选后备力量39人。

  用“三帮”举措“收笔”,衔接方法清、成效明。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后备力量队伍,对做好下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实现新老班子的高效衔接意义重大。对此,泉交河镇采取多种举措,培育、管理、用好后备力量队伍。坚持导师帮带,邀请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能力素质突出、熟悉村情民情的驻村镇干部、老村干部等作为导师,帮助后备力量人员了解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支部建设情况、村庄发展现状等,以老带新,让“后备军”墩墩苗,茁壮长。坚持课堂帮学,以泉交河党校为主平台,以长期开设的“林翼课堂”为主要培训形式,邀请村级后备力量人员参课、旁听,针对大部分人感兴趣的村级工作,设立专题课程,让后备力量人员学习农业生产、村庄规划、安全维稳、项目引进等多方面知识。坚持实践帮悟,实践出真知,“动手干”才能“悟得透”,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组织后备力量人员加入党员实践队伍,参与美丽屋场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等社会实践,发动后备力量人员带头发展村集体产业,推动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高标准农田建设、“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切身体会村级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和难点堵点,在实践中成长感悟。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4/12/09/146609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