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家现在养着多少头牛?”
“现在养着20头!”
日前,我们到普洱市思茅区龙潭乡麻栗坪村大山脚小组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当来到村民李发祥家时,他边给牛棚里的小牛崽添水边和我们闲聊。
“前几年他家的收入主要靠种植烤烟,因缺乏技术,赚不到钱不说,还常常赔钱。”同行的麻栗坪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向我们介绍说,李发祥由于家里田地少,又缺乏技术,生活曾一度陷入窘境。
2020年,村上开始推广肉牛养殖,李发祥用家里仅有的存款买了6头小牛,自此他便一门心思扑在养殖上。
去年,思茅区对肉牛产业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养殖场(户)、肉牛产业发展提供“肉牛贷”信贷资金支持。
“知道这个政策后,我们第一时间告诉了他,但当他得知资金和名额都有限时,犹豫了很久。”
李发祥家的情况,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村班子会上,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表态说:“政策一定要落在最需要的群众身上,养牛户一家都不能虚报。”
随即,村“两委”班子成员分片区对提交申请的养殖户一家一家进行入户走访,实地查看农户养殖肉牛的情况,谨防有人弄虚作假骗取贷款,确保政策落地无偏差。
最终,在申报的39户农户中,确定了29户享受贴息贷款政策。李发祥也成了其中一户。
在政策帮扶下,他家肉牛养殖数量从最初的6头慢慢发展成了如今的规模。短短半年多的时间,李发祥靠养牛育肥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
麻栗坪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开展的工作,是基层监督的一个缩影。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推动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让惠农政策执行的成果更加合理有温度,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
如今,龙潭乡以精准监督推进各村积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建成规模化黄牛养殖场,并在建立健全安全技术体系等方面予以保障,养殖规模与质量不断提高,为养殖户鼓起钱袋子带来了动力。(陈奕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