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近年来,宁国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县域人才工作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县域人才工作新路径,千方百计破解人才“东南飞”的“虹吸效应”,形成了“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打造引才育才用才“强磁场”。
深层次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细作人才发展“沃土”。宁国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顶格推进、高位推动、全力保障,宁国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定期牵头开展人才调研,对人才工作亲自督办。坚持把宁国放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大局来谋划,着眼宁国发展实际,按照“错位发展”的思路,采取差异化人才竞争战略。大力推进人才机制改革,探索将工作履历、薪酬待遇等作为企业人才认定评价主要参考,建立7类人才认定层次;实施人才贡献和引才荐才奖励机制,对作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取消了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紧缺专业等限制,持续拓宽人才政策的覆盖面。全面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三津集聚”、高技能人才“精准引育”、社会事业领域人才“精英荟萃”、乡村名人“四带行动”、宁国籍人才“津凤还巢”五大人才计划。先后从市本级拿出8800万元用于科创团队扶持;成立安徽材料工程学校人力资源公司,建立了技能型人才大数据库;完善了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和教育卫生人才校园招聘等办法,每年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中拿出专门岗位,引进一批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副高以上职称人才;定期开展乡村振兴“四带”名人、能手和新秀评比,开展乡村人才事迹展播,激励人才到基层创业;建立了宁国籍在外人才信息库、宁国籍在外务工人员信息库和宁国籍大中专毕业生信息库,对宁国籍在外高层次人才,每年进行走访慰问。
高水平建设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打造人才集聚“磁场”。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宁国市聚焦特色产业,依托企业借智借力,深化与高校合作,搭建各类平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投入2.8亿元,建成14万平方米“宁国智谷”,为科创团队及人才创业提供免费办公场所。探索建立“总部+生产基地在内、研发机构在外”经营模式,引导15家企业在外设立“研发飞地”。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姻”,吸引复旦、上海交大、浙大等30余所高校来宁建立实习就业基地,90%以上的规上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关系。支持企业建设各级技术研发中心,对新设各级平台给予经费补助。截至目前,宁国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共计70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级工程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省级院士工作站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6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7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省级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省级产业创新中心1家。坚持以赛聚才,举办安徽宁国百名研究生科技创新大赛,组织高校教授、硕士研究生与我市重点企业进行产学研及项目对接,实现人才“裂变效应”。
全方位优化人才生活服务保障,涵养爱才敬才养人生态。坚持围绕“人才链”构建“服务链”,聚焦人才需求点,提供全方位、精准化服务。分期投入3.08亿元,建设1445套人才公寓。建立了人才薪酬补贴、住房保障、实习补贴、入学保障、医疗保障、公共服务保障、落户保障、人才绿码、服务谈判等优惠政策。开发宁国人才码,推动人才服务资源归集和流程重构,实现人才政策“一键知晓”、人才办事“一站入口”、人才服务“一码供给”。建立100万元困难人才关爱帮扶专项基金,先后对16名患重大疾病或遭遇重大变故的人才进行救助,积极帮助80余名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问题,让人才在宁国安心生活、称心工作、专心发展、潜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