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之后6个月就实现投产,比原定投产时间提前4个月——这是重庆平伟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感受到的“合川速度”。
不仅如此,新型储能项目87天建成投产、博盟科技45天完成招工、莱特威特等8个项目签约当天即完成企业注册……“合川速度”让越来越多企业惊讶。
“这样的速度,以前我们都不敢想!”合川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党政办主任陈超告诉记者,此前,合川高新区由南溪、天顶、草街3个独立的工业组团构成,这3个工业组团分别由3个机构管理,导致各组团的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几乎各自为政。
开发区管委会除了抓经济,还肩负着平安建设等任务,管理机构职能混乱、主业不清,运行效率随之降低。
“就以最常见的办证为例。”陈超说,企业拿到国有土地使用证后,要开工建厂还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3个证件,过去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站只负责收件,企业还需要到区级业务部门多头跑、重复交资料,要办好这3个证,花费半年时间是常事。
如何提升效率?合川高新区盯住问题的关键,开启管理体系的“变形记”——
改机构,将此前由3个正处级机构各自开发管理的组团进行整合,将人员编制向招商引资、服务企业等一线岗位倾斜。
改机制,通过一体化运行机制,改变原来独自管理、分散发展的现象,由合川高新区对招商引资等进行统筹管理、统一调配。
优职责,开发区管委会剥离了市政环卫、道路交通等15项社会职能,聚焦招商投资、产业发展等6项核心主责抓发展。
精简机构、完成松绑后的合川高新区,从“量大”转向“质优”。
相比改革前,如今开发区一线岗位员工比例达到25%,创新推行工业招商项目并联审批,缩短平均办理时限50%,推行的新供地项目全部实现标准地出让,做到拿地即开工,并成立专班招商、服务,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全面落实全市“亩均论英雄”改革要求,实施“腾笼换鸟”行动。
今年6月,合川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速超过17%。
合川高新区的变化并非个案。前些年,包括重庆在内的全国各地,大量园区开发区如雨后春笋,接连出现,由此也带来管理机构过于庞大、层级繁多,管理与服务部门职责不清,管理模式跟不上发展形势变化等问题。打破制度藩篱,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成为当下众多园区开发区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
綦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内设机构由13个精简至6个,撤销食品园区管委会等5个管理机构,由高新区管委会作为园区唯一管理主体。位于大渡口区的建桥工业园区,重新组建了运营公司,正以“去行政化”为关键词,持续提升市场化专业化运营能力。
机制顺、人心齐、事业兴。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重庆园区开发区优化整合为50家、管理机构精简为48个、清晰界定50家园区开发区权责关系,3项指标已全面完成,权责清晰、产业聚焦和布局合理的园区开发区发展格局正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