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970年,重庆钟表厂造出第一批6只“山城”牌手表。从此,“山城”牌手表在重庆家喻户晓。20世纪80年代中期,“山城”牌手表与“上海”牌手表、天津“海鸥”牌手表并驾齐驱、驰名全国。
人物
马少弟,原重庆钟表厂车工、原重庆钟表工业公司工会副主席。现任重庆美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为重庆引进了劳力士、欧米茄等高端钟表品牌。
“难忘山城手表的‘嘀嗒’声,没有山城手表就没有现在的马少弟。”在4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里,74岁的马少弟用或激昂或哀愁的语调,反复提起这句话。
近50年来,马少弟亲历了山城手表的兴起、失落与回归。如今,他的钟表外贸业务辐射22个国家,涉及100多个世界知名品牌。
在重庆美达实业有限公司的办公楼里,当浑厚的钟表报鸣声响起时,马少弟的“山城心”仍会与之共鸣:“山城手表,是我们重庆人的品牌,是我们中国人的品牌。终有一天它会走向更大的舞台。”
结缘——
“在钟表厂工作的我,是全家人的骄傲”
“我到钟表厂时,人们还不知道山城手表。”
1970年,马少弟从重庆市轻工业学校计时机械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重庆钟表厂,成为一名生产手表表壳模具的车工。
当时,重庆钟表厂主要生产和销售闹钟。“手表要在年底通过检测后才能上市。为此,大家争先恐后加班加点干,恨不得一天工作24小时。”马少弟还记得,那年厂里有人会专门登记要加班的工人并发放专用饭票,那张票被大家称为“光荣票”。
马少弟被这样的氛围深深感染,满腔热血投入工作,迅速掌握车工技能,并在短短3个月内就从普通员工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生产计划调度员、党委办公室文字秘书。
1970年底,天气极冷,但在重庆钟表厂,一切都是热烈的——6块山城手表通过国家检测!
一时之间,山城手表供不应求。“山城手表,家喻户晓”的广告语传遍大街小巷。山城手表不但成为当时时髦的代名词,还被列入西南地区的“结婚标配”,成为“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之一。
这样的高光,也照耀在每一位山城手表人身上。
手表通过检测后,接待来宾成为马少弟每日必不可少的工作,“最高纪录,一天内先后有200多辆小轿车停在办公楼下”。就连当时不少领导来厂视察时也说:“我戴的就是山城手表。”
“在钟表厂工作的我,是全家人的骄傲。”马少弟很自豪,在许多人还舍不得坐汽车的时候,数千名重庆钟表厂的员工却每天有班车接送,工厂车间甚至配备了空调。
山城手表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1980年,以重庆钟表厂为基础组建的重庆钟表工业公司联合贵州、云南等地的8家同行业工厂,形成西南钟表生产联合体。20世纪80年代中期,山城手表年产量突破百万只。
错身——
“转变观念,迎接市场,换一个方向”
1983年,马少弟完成了在四川财经学院(今西南财经大学)的进修。当他回到重庆时,却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设计更好、功能更多的海外机械手表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石英表和电子表也异军突起。”马少弟决定,“转变观念,迎接市场,换一个方向。”
1984年3月,马少弟在渝中区解放碑八一路开设了“丽达商行”,山城手表只是他销售的商品之一。
此时,山城手表已经囤货严重。为及时消化部分囤货,马少弟开着租来的吉普车,从重庆到四川,再到云南、贵州、湖北,沿着地图一个县一个县地兜售,每只手表只赚一元钱。他也将自己的销售品类逐渐扩大,引进英格纳、梅花等海外知名钟表品牌。
渐渐地,马少弟在短短几年内成长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手表批发商之一。
1989年4月,马少弟注册成立重庆美达实业有限公司。他在渝中区买下了一栋楼,作为美达实业的地址。在这里,他召开过西南钟表展销会,10层高的大楼里,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式钟表,迎来送往数以百计的客商。
可此时,已累计生产1000多万只的山城手表,款式却仅有8款,且公司依然没有设置直营点,困守在原有的商业代销模式之下。
1997年,重庆钟表工业公司全面停产,2002年正式破产。
得知消息后,马少弟开车前往重庆钟表工业公司原址——九龙坡区石桥铺兰花村。公司大门无人看守,门上的标语已经褪色。他绕着厂区开了一圈又一圈,却无人相识。
但马少弟与山城手表的缘分并未就此终止。曾经的重庆钟表工业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和多位维修骨干先后来到他的企业任职。
在老领导与老同事的支持下,马少弟如虎添翼,入驻解放碑大都会、开设重庆首家劳力士手表专卖店,他的公司成为世界各大顶级手表的品牌代理商,还创立了自己的手表品牌。但他最喜爱的,仍是山城手表。
2007年,山城手表商标被正式注销。
历史的舞台就是这样,也许只是一步,便错身而过。
复苏——
“我尽最大努力”
“十二五”期间,重庆提出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并大刀阔斧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其中很大一部分外延,恰恰需要像钟表制造这样的精密仪器仪表产业支撑。
但当时,重庆钟表产业已近消失。
2012年,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找到马少弟,希望他能够为复苏重庆钟表业支招。
马少弟建议,重庆如果能拥有自己的机芯研发技术,再加上生产山城手表时期积累的人才,“很有希望”将重庆钟表产业重新发展起来。
时代的发展为沉寂已久的山城手表带来了复苏之机。而马少弟毫无意外地成为这趟复苏之旅的“导游”。
恰在此时,香港精密钟表有限公司刚刚组建了一个机械手表机芯自主研发项目,而马少弟与香港钟表业合作频繁。
得知消息后的市经济信息委喜出望外:“能否将此项目引进重庆?”
“我尽最大努力。”这是马少弟给重庆的承诺,也是他给自己的承诺。一年内,他多次往返重庆、香港,陪同香港代表敲定一个又一个细节。
2013年,香港精密钟表有限公司、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垫江县三方携手,重庆市钟表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入驻垫江县钟表园区。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山城手表的商标已被他人注册持有,市经济信息委特意将其买下后,赠予重庆市钟表有限公司。
2014年,为了迎接山城手表的回归,马少弟在解放碑商圈策划举行了中国·重庆香港钟表展示会。在为期10天的展销中,新山城手表售出700多只。
守护——
“我的山城心,永远跳动”
对手表技术核心——机芯的研发,仍未止步。
2012年以来,重庆市钟表有限公司先后投入研发经费3亿多元,投资购置了最先进的生产和检测设备,邀请了全国知名的机芯技术人才投入研发。
“为了提高某个自动上条零部件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我们会进行上千次的工艺和材料改进。最忙碌的时候,一个月大概有一半时间工作到凌晨。”曾任重庆钟表工业公司机芯试制车间技术骨干的郑荣贤说。他是市经济信息委在马少弟建议下寻找到的山城手表“血脉”。
“我要为我们老‘山城’人争一口气。”工作再累,年事已高的郑荣贤都从未言弃。
在这期间,马少弟无数次到垫江。站在车间外,他像一名可亲的长辈,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个正在脱胎换骨的“孩子”。
2018年1月19日,由重庆市钟表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山城手表机芯,经过严苛的检测,通过了德国国家天文台手表认证检测中心的检测认证。
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重庆厅举行,受邀亲临现场的马少弟激动不已:“这是我们重庆造的呀,是真正的‘山城芯’。”
中国钟表协会理事长张宏光感慨道:“这是中国第一只得到国际权威认证的自主研发的手表机芯,标志着中国就此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
沉寂20多年后,山城手表再度“转动”起来,而且更稳、更准。
但市场瞬息万变,中国手表市场一再萎缩,山城手表的市场开拓困难重重。
70多岁的马少弟奔波四方,一方面继续经营自有产业,一方面也在为如何继续守护新山城手表找寻方向。
近些年,马少弟在重庆海关、渝中区政府等多方支持下,打造出“一带一路”(重庆)经贸文化交流中心,汇集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的数百种名优特色产品。而他的下一步,就是要把新山城手表送上“一带一路”的舞台。
“我的山城心,永远跳动,永远年轻。”江风微抚着马少弟略显花白的头发,因为精瘦而突显的皱纹丝毫不能掩盖他眼中灼热的期盼。他铿锵有力地说:“那句广告语,一定能再次响起——‘山城手表,家喻户晓’。”
数读
近年来,在新消费场景、新消费业态的加持下,重庆老字号品牌实现聚集式发展。“冷酸灵牙膏”的研发企业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线上的市场投入、产品创新和渠道开发力度,并于2023年挂牌上市;“梁平张鸭子”先后推出餐桌包装、养殖包装、旅游包装、动漫包装、氮气包装等五代产品;重庆市荣昌区围绕安北陶瓷和加合夏布等老字号打造安陶小镇和夏布小镇,将老字号和文旅深度融合……截至2024年7月底,重庆已汇聚31个“中华老字号”和368个“重庆老字号”,重庆老字号企业年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